中心主要建设成效

发布时间:2011-03-25文章来源:浏览:8197

几年来的建设与发展,中心在软、硬件条件,包括仪器设备、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育教学的改革研究、实践教学的水平与效果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培养的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1、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增强

学生工程能力增强。由学生参与完成自制设备150台套,学生申请专利 38 项。

学生科研能力提高。在中心支撑下近三年获批国家级大创计划项目154项;学生发表学术论文20 篇。

学生创新能力突出。中心组织的学科竞赛成绩优异。近三年,获得国家级奖43,省部级奖332项。如首届天津市大学生机器人竞赛,我校获一等奖11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7项,天津市共评选出一等奖17 项、二等奖18 项、三等奖22项。在随后由华北5省教育主管部门主办的华北五省大学生机器人比赛中,37所高校、400余名学生参赛,共产生一等奖41项,其中我校13项;比赛共设置16类项目,我校获得了7类项目的冠军。

2013年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1(天津市共2项,另一项为天津大学获得)、二等奖3项;2014年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成绩在天津高校中领先(天津高校获全国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

2、支撑了全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

中心作为全校学生的公共实训平台,为我校的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如,支撑国家级特色专业如“材料科学与工程”等6个;支撑国家级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纺织工程”1个;支撑天津市品牌专业建设项目如“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轻化工程”等12个;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项目如“复合材料与工程”、“物联网工程”等5个;支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纺织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支撑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如“环境工程”、“自动化”等6个,校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如“通信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2个;支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54个。此外,还有力支撑了我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国际交流合作培养计划”等系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试点工作。

3、实践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水平高

中心已形成一支学历、学缘、知识、年龄结构合理,学科专业交叉互补、教师与技术人员融合,责任心强、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专兼职结合的实践教学队伍。其中,博士学历教师占31%,硕士学历教师占36% ,高级职称25 人,中级职称14人,教师平均年龄43岁,拥有天津市教学名师2人,国家二级创新方法培训师1人。教学人员全部具有中、高级职称及本科以上学历。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同时,整个队伍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承担或参与多项纵向及横向课题,保证教学和科研水平同步提高、教研相长,促进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中心教师人心稳定,在努力工作的同时,注重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中心100%的中青年教师或出国或到985211等大学,或中国科学院、知名大企业等参加过相关的业务培训与进修。中心教师教学效果好,校教学督导组专家和学生对我中心的实验授课进行评教的结果优良率达100%。中心教师在2014年学校举办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获得二等奖。